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双相障碍 睡眠障碍 痴呆 应激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焦虑症 强迫障碍强迫症
学习困难门诊的规范化建设专家共识
习困难门诊背景 随着社会对儿童发展的重视和教育水平提升,学习困难已成为我国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引发家长和社会普遍焦虑。学习困难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学业不良,学习成绩长期、持续、显著落后于同龄同年级水平的现象,一般低于同龄同年级平均水平的两个标准差。
2025.03.28
32人浏览
2025 加拿大指南:产后第一年的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睡眠
新生儿出生后的几周和几个月是产妇生理和心理健康突然变化的时期,其罹患抑郁症、体重潴留、睡眠障碍、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本文主要针对产后第一年的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睡眠方面提供指导。
2025.03.25
9人浏览
2025 实践管理指南:儿童创伤后心理健康症状筛查
数十年的研究已经证明,受伤儿童存在心理健康困难的风险,特别是创伤后应激症状(PTSS)。本文主要建立了儿科创伤患者心理健康筛查的循证实践管理建议。
2025.03.24
9人浏览
骨科、麻醉科加速康复围手术期疼痛、睡眠和焦虑障碍管理专家共识
疼痛、睡眠障碍与焦虑障碍是影响骨科患者满意度及加速康复实施的三大重要因素,三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将围手术期疼痛、睡眠障碍和焦虑障碍管理一体化已逐步得到骨科、麻醉科、精神科等多学科医师的广泛认可,但距离加速康复外科无痛、舒适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本共识基于德尔菲法的实践要求,对骨科和麻醉科医师共同关注的疼痛、睡眠和焦虑障碍的术前评估与宣教、术前疼痛的治疗与预防性镇痛等15 个临床问题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与临床实践进行了系统总结,形成共识推荐,旨在促进以患者为中心的骨科加速康复的实施。
2025.03.20
26人浏览
肿瘤患者心身症状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肿廇患者常伴有严重的抑郁、焦虑、失眠、疼痛等心身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该类症状目前在我国临床中容易被医患忽视或未有效转诊治疗。目前国内肿瘤管理相关共识对心身症状处理内容较少,鉴于此,本共识系统阐述了肿瘤患者相关心身症状的临床管理建议,结合相关文献,整合实用管理工具,全面回答了肿瘤相关心身症状的医患沟通、诊断评估、心理干预、药物治疗以及如何建立医- 护- 患- 家属同盟等重要问题,旨在提高非精神专科医生对肿瘤相关心身症状的识别、转诊,并在精神心理科及其他多学科团队的互助下有效沟通、开展治 疗及管理心身症状。
2025.03.17
30人浏览
2025 CCSHM临床实践指南: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评估和管理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有5500多万人患有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AD)是痴呆症最常见的诊断原因,占所有病例的50%至70%。痴呆的其他原因包括血管性、混合性、路易体、额颞叶和帕金森病。本文主要针对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评估和管理,特别是躁动、抑郁、焦虑、精神病和潜在风险的性表达,以及减少抗精神病药物和精神药物的处方等提供指导。
2025.03.01
27人浏览
消化心身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24)
消化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参与消化系统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全过程的一种心身疾病。包括心理应激相关的消化科器质性疾病及功能性症状或综合征。近年来,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心身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相关的循证证据,参照2017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消化心身疾病中西医结合整体诊治专家指导意见》 ,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充分讨论、补充、完善,达成共识,形成《消化心身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 意见》,以期满足临床、教学和科研的需求。
2025.02.27
22人浏览
中国成人HIV感染合并抑郁的诊疗与管理专家共识
抑郁是HIV感染者中最常见的精神健康问题,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以及疾病管理的成效。鉴于中国各地区艾滋病定点机构医务人员在精神障碍识别和治疗方面的经验差异,准确识别抑郁并及时干预成为重要挑战。本文通过系统的文献检索和多领域的临床经验,提出了循证医学基础上的干预策略,制定了《中国成人HIV感染合并抑郁的诊疗与管理专家共识》(简称《共识》)。《共识》结合抑郁的病因学特点,涵盖了识别、筛查、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多学科协作管理等具体建议。此外,强调了HIV感染者抑郁的早期筛查、抗病毒治疗方案的选择、药物相互作用以及抑郁干预策略。《共识》为中国HIV感染者抑郁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旨在促进心理健康支持和治疗的系统性,提升临床干预的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5.02.26
37人浏览
2025 AHA科学声明:优化围产期心理健康——更新产妇心血管健康
围产期心理健康状况(如围产期抑郁、焦虑)与不良妊娠结局、长期心血管结局和对后代神经发育的代际影响有关。本文重新定义了孕产妇心血管健康,包括心理健康,提供了关于心理健康与心血管结果关联的有力证据,强调了社会和环境基础,并提供了关于如何将心理健康纳入孕产妇心血管健康的指导,具体关注围产期(即怀孕至产后1年)。
2025.02.25
38人浏览
2025 SCCM临床实践指南:ICU内成人患者的疼痛、焦虑、躁动/镇静、谵妄、失动和睡眠中断的预防和管理(更新版)
危重成人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和之后都有各种痛苦和相应症状的风险。这些症状的处理可以直接影响结果。本文主要更新了2018年SCCM指南,重点关注与成人ICU患者相关的五个主要领域:焦虑(新主题)、躁动/镇静、谵妄、失动和睡眠中断,主要提供了非药物管理建议。
2025.02.21
50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