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解读血小板减少症成因与治疗选择
医脉通 2024.10.22
围芦共话 百院专访
48条内容
内容简介:
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主要表现为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范围,若血小板减少进一步加剧,严重可危及生命。我国的慢性肝病、肝癌人群基数庞大,而血小板减少常被看作晚期肝病的标志之一,肝癌等肿瘤的治疗也是血小板减少症的高发因素之一,例如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在慢性肝炎中约为6%,在肝硬化中高达78%左右,经靶向治疗则为14%~61%,因此临床医生对待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需更为关注。目前,临床中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手段已经有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血小板输注、脾切除等等,那么患者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本期,来自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血液科张秋荣教授、血液科徐金格教授、药剂科尹楠楠教授、介入科张耐教授从各自领域出发,分别介绍了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以及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等疾病的治疗策略,希望为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点击下方播放按钮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