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血管肉瘤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尸检发现率约万分之一。超声心动图检查是鉴别心房占位良、恶性的主要依据,Kim等报道超声心动图鉴别心脏肉瘤和良性肿瘤。
左心室Impella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体内心室辅助装置,经腋动脉或股动脉切开置入,可在重症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也可在并发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以及心脏移植前提供短时循环支持,提供流量最大5L/min,抗凝要求较低。
胸腺瘤是最常见的前中上纵隔肿瘤,根据生物学行为特点分为非侵袭性和侵袭性两类,侵袭性胸腺瘤(Ⅱ一Ⅳ期)可出现纵隔淋巴结肿大、肿瘤毗邻器官组织(心脏、大血管、肺组织等)受侵,甚至破坏肋骨、胸椎等骨质。
肺内Castleman病罕见,注意与肺癌鉴别, PCT-CT对术前诊断意义小, 3D-CT血管造影对于辅助初步诊断这种罕见的肺内CD病例起到重要作用。选择肺叶切除术可减少术后出血。
乳头状弹性纤维瘤少见,约占心脏原发肿瘤8%~10%,多为老年患者,好发于主动脉瓣、二尖瓣,也有生长于室间隔、右心室游离壁的报道。位于瓣膜的肿瘤通常无症状,诊断困难,多为超声心动图、胸部CT或者心脏MR检查时偶然发现。
唾液腺型癌多发生在口腔唾液腺组织,故在诊断原发性肺唾液腺型癌时须先排除唾液腺癌的转移。影像学检查该类肿瘤多发生于中央气道,向腔内凸起,界限清楚,易破坏支气管软骨,导致气道阻塞或塌陷,有较典型的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的影像特征而缺乏那种边缘不规整、有毛刺等特异性的影像表现。纤维支气管镜能直视肿瘤大小、光滑程度、累及范围和血管丰富程度,并获取组织进行病理诊断。
副神经节瘤又称化学感受器瘤,是较少见的软组织神经内分泌肿瘤,来源于神经外胚层衍生的副神经节细胞。其组织一般多可见中小血管,呈膨胀性生长,镜下可见富有毛细血管的结缔组织,有间质分隔。其好发于颈动脉球体、颈动脉体,其他只要存在交感神经的部位均可发生副神经节瘤。但肺副神经节瘤少见,约占副神经节瘤的1%,多发于右肺,女性居多。
恶性黑色素瘤是来源于黑色素细胞、恶性程度非常高的恶性肿瘤;多发于四肢、头颈部、躯干、足底、外阴等皮肤、约91.2%;5.3%发于眼组织;<1%见于皮肤-黏膜交界处,1.3%发生于黏膜者多由于黑色素瘤扩散所致,原发于胸膜的恶性黑色素瘤罕见,偶见于病例个案报道。近数十年来胸膜黑色素瘤的发病率有所增加,也可能由于诊断水平提高所致。
脂肪肉瘤多好发于下肢、腹膜后等软组织深部,纵隔内发生少见。原发性纵隔脂肪肉瘤, 是罕见的纵隔恶性肿瘤。可发生于纵隔任何部位,但常位于前纵隔,位于后纵隔的少见。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最常见的主动脉瘤,占所有主动脉瘤的60%以上。肾周型AAA的瘤体上缘累及一侧或双侧肾动脉开口下缘,该类型占所有AAA的8%~20%。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最常见的主动脉瘤,占所有主动脉瘤的60%以上。肾周型AAA的瘤体上缘累及一侧或双侧肾动脉开口下缘,该类型占所有AAA的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