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细胞瘤一般被认为是一种良性肿瘤,多发生于人体的上半身,头颈部发生率约占2/3,因肿瘤位置、大小、数量等不同,患者可无临床症状,也可出现相应组织或器官(如气管、食管、垂体等)的压迫症状。
平滑肌肉瘤是一种呈完全平滑肌分化的少见间叶性恶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常见部位多位于富含平滑肌组织的器官,如盆腔、消化道和子宫,少数见于四肢软组织,发生于输尿管十分罕见,国内仅见个案报道。
患者,男,62岁。2016年8月28日因小腹不适4 d,加重伴疼痛2 d入院。查体:膀胱区无隆起,叩诊鼓音,压痛弱阳性。直肠指检前列腺增大,中央沟消失。泌尿系B超检查:膀胱壁可见多个囊袋样结构向外凸出,较大者约11.7 cm×6.9 cm。于一囊袋样结构内可见直径约3.8 cm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随体位改变而移动。下腹部CT检查:盆腔内
作者:李清 徐凯患者,女,66岁。因右腰痛6个月于2016年8月15日入院。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腰部隐痛,持续1~2 min,向下腹部放射,伴全程血尿及尿痛。10 d前于当地医院检查示尿隐血(++),尿白细胞(+),血红蛋白95 g/L,血肌酐50 μmol/L, CT检查示右肾上极占位。入院查体:右侧可触及肿大肾脏,双侧输尿管点无压痛,双肾叩击痛(-)。CT平扫示右肾体积增大,右肾上极示
患者,男,82岁。2016年4月22日因膀胱癌根治术后4年,发现左输尿管腹壁造口单J管回缩3 d入院。入院前1个月KUB检查双侧单J管位置正常。入院后KUB检查示左输尿管腹壁造瘘单J管回缩,大部分蜷缩于肾盂,肾盂结石形成(图1)。图1患者KuB检查示左侧单J管回缩至肾盂全麻下行输尿管镜下单J管拔除术。术中使用Wolf F8.0/9.6输尿管硬镜拔除单J管,由
患者,男,62岁。主因左侧腰部不适偶伴疼痛1个月于2013年7月23日就诊。ECOG评分0分。查体:腹部未触及异常包块,左侧肾区轻度叩击痛,无血尿。左侧颈部可及片状淋巴结肿大区,触诊淋巴结质韧、无压痛、表面光滑、界限清楚、活动度差,用Image J软件估算面积为30.2 cm²。腹部超声可见左肾低回声团块,约6.5 cm×7.3 cm。胸部CT检查见腋窝及纵隔淋巴
患者,男,59岁,2015年11月11日因排尿不畅伴尿痛2年,肉眼血尿2 d入院。患者入院前5个月曾因排尿不畅伴尿痛行膀胱镜检查,见膀胱左侧壁一直径约2.5 cm憩室,邻近左输尿管开口,当时予保守治疗改善排尿症状。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具有一定恶性潜能的间叶源性良性肿瘤,可发生于肺、胃肠道、肝脏、腹壁或腹膜后软组织等,原发性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of the urinary bladder,IMTUB)临床罕见。本文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
患者,女,62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于2016年5月22日入院。患者3d前于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示右肾上极约9 cm实质性占位,考虑恶性肿瘤。
作者:王思成 贾斌 史林杰 樊体武患儿,2岁。主因发现双侧阴囊无睾丸2年于2016年3月2日入院。专科查体:双侧阴囊空虚,未触及睾丸。双侧腹股沟区可扪及肿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侧腹股沟区可见睾丸反射存在,考虑双侧隐睾。入院诊断:双侧隐睾(睾丸下降不全)。入院后全麻下行双侧睾丸复位固定术,术中先取右侧腹股沟切口,逐层切开,未寻及腹外斜肌腱膜上外环开口,切开腱膜、提睾肌、鞘突,见精索延伸进入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