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资讯

  • 全部时间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基于改良分子危险分层髓母细胞瘤的综合诊断与治疗

    髓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占儿童颅内肿瘤的20%~25%,发病率为(0.2~0.58)/10万;高峰发病年龄为3~4和8~10岁,男女比例约为2∶1。髓母细胞瘤主要位于小脑蚓或半球,可压迫第四脑室及脑干等邻近结构,易引起梗阻性脑积水。临床多表现颅内压增高及共济失调等症状。

    2025.04.09
  • 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外科治疗现状

    癫痫系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反复发作性疾病。根据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的定义,药物难治性癫痫指经至少两种适宜、足量、足疗程的抗癫痫发作药物(ASM)治疗后,仍未完全控制发作。有20%~40%的儿童癫痫患者可进展为药物难治性癫痫。

    2025.04.09
  • 儿童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天坛经验

    儿童颅内生殖细胞肿瘤(GCT)是临床少见但高度异质性肿瘤,通常位于松果体区、鞍区和基底节区,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在西方国家仅占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3%~5%,在亚洲则高达10%~15%。生殖细胞肿瘤起源于人类原始生殖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生异常迁徙,在特定部位形成肿瘤

    2025.04.08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进展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治疗方法有卡马西平、肉毒素注射、针灸、中药、茎乳孔射频等,但其疗效短暂且伴有较多并发症,而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的治愈率高达95%以上,复发率低且神经功能有效保护等,目前被认为是治疗HFS最有效、安全的方法。但MVD施行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将就MVD治疗HFS的现状和进展做一综述。

    2025.04.08
  • 儿童脊柱脊髓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迄今为止,国内外有关儿童脊柱脊髓肿瘤的研究较少,尚无系统的流行病学报道。近年来,脊柱脊髓肿瘤患儿病死率明显升高,急诊手术比例亦较高,表明对儿童脊柱脊髓肿瘤的认识较少,提示临床亟待提高对这类肿瘤的认识。

    2025.04.07
  • 纳米放疗增敏剂在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是脑部最具侵袭性的肿瘤,影响各个年龄段的个体。目前,放疗在胶质瘤的综合治疗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由于胶质瘤本身的放疗抵抗性以及放疗所引发的副反应,极大地限制了其对胶质瘤的治疗效果。因此,如何提高放疗对胶质瘤的疗效成为研究的重点。

    2025.04.07
  • 脂质代谢在脑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致死性原发性肿瘤,根据WHO分级通常可分为I-II (低级别)和III-IV级(高级别),由于胶质瘤通常呈侵袭性生长,与周围正常脑组织分界不清,手术常无法全切肿瘤,所以术后的放、化疗对改善预后就显得尤为重要

    2025.04.02
  •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诊治进展及展望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也被称为von Recklinghause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主要由NF1基因突变引起,致病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长臂。这一罕见的遗传病在全球范围内患病率约为1/3 000,约一半病例为家族遗传性。

    2025.04.02
  • 占位效应在脑出血后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脑出血(ICH)是一种由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脑卒中亚型,其临床治疗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在我国,ICH患者28 d的死亡率高达47%,且在未来5年有约25%的复发率,而在90 d后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患者不足30%,ICH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远高于其他各类神经系统急症。

    2025.04.01
  • 遗传肿瘤综合征相关性儿童常见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是以髓母细胞瘤、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ur, AT/RT)和伴多层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embryonal tumour with multilayered rosettes, ETMR)为主的一组好发于儿童的高侵袭性、高级别(CNS WHO 4级)、高异质性的恶性脑肿瘤,患者预后差。

    2025.04.01